樺山資紀-蠻勇的海軍大將
多年前,曾經因為興趣整理了一篇樺山資紀的記錄,但一直覺得不夠完整,終於這陣子利用一些零碎時間,重新整理網路上的資料,做成樺山資紀的個人生涯事蹟表,在每件事的旁邊也加上他的年紀作為對比,代入感比較多一些。
然後在整理的前後,也將一些看起來前後矛盾的事蹟調整過,或許還是有部分繆誤,看到的網友也鞭小力點,而記錄的同時,盡量是用原文處理,不過為了前後通順,也有重新編排的部分。
最後再把所有參考的網站來源放在最下面,因為不是專門在研究,只是為了興趣而寫,因此就沒有一個一個標註是從那個鏈接文章來了,而2月8日是他在維基上標識過世的日子。
蠻勇的海軍大將樺山資紀,以華人的說法,就是個贅婿,年輕時拿著武士刀作為薩摩藩的武士衝殺戰場,明治維新後加入陸軍,跑到台灣來跑透透,後轉入海軍一路扶搖直上,也在日本和清朝間的甲午戰爭前,為了日本先行打下勝利的基礎。
憑著敢衝撞的蠻勇個性,以及上天眷顧的好運,當然也有本身對於國際時勢的了解,讓他的一生順利成為海軍大將,當然還有台灣首任總督,雖然只有任職一年多。
但初期快速有效且懷柔的軍事行動,對日本後來的40年統治打下基礎,只是看樺山自己在老年對自己的評價,對於不少前人的緬懷,也對自己的評價不高,整個生涯其實看起來,很像是個贅婿立志傳啊。
樺山資紀事蹟表:
西元 | 歲數 | 屬性 | 事蹟 |
1837 | 0 | 出生 | 十一月十日生於薩摩藩鹿兒島郡加治屋町(現鹿兒島縣鹿兒島市),為橋口兼器的第三個兒子,命名為「橋口覺之進」 |
1863 | 26 | 入贅 | 覺之進入贅薩摩藩藩士樺山四郎右衛門家,成為養子和樺山家繼承人後才改姓樺山 |
1863 | 26 | 改名 | 改名樺山資紀 |
1863 | 26 | 就職 | 在薩英戰爭及戊辰戰爭爆發時加入軍隊。 |
1863 | 26 | 工作 | 因前年在神奈川縣發生『生麥事件』,鹿兒島藩士殺死及殺傷闖越該藩武士隊伍的英國人,之後又拒不和英國交涉,英國派出軍艦轟擊鹿兒島,鹿兒島藩亦還擊。身為藩士,在雙方互有死傷的防禦作戰中,樺山資紀也有參戰 |
1864 | 27 | 個性 | 跟藩主上京都,當時情勢複雜,但在鹿兒島藩和山口藩,亦即薩摩藩、長州藩聯手合作『倒幕』之後,在京都地方幕、藩尖銳對立。曾有薩摩藩藩士前田及指宿兩人遇上幕府巡邏隊,前田逃走,留下指宿和對方作戰而戰死。 在指宿的喪禮上,樺山要前田最先燒香,在拜伏棺木時,他閃電式拔刀砍下前田首級滾入棺中,激烈顯現他鄙視卑怯者的性格。 |
1864 | 27 | 工作 | 維新戰事爆發,參與戰爭,轉戰日本東北各地。 |
1865 | 28 | 得子 | 長子樺山愛輔出生 |
1871 | 34 | 升官 | 晉升為大日本帝國陸軍少佐 |
1871 | 34 | 理念 | 11月,54名琉球宮古島漁民漂流至台灣後山八磘灣,被牡丹社與高士佛社原住民殺害(八瑤灣事件),該事件影響了樺山資紀未來的志向。 |
1872 | 35 | 理念 | 在事件發生之初,比起東京的政府相關人員,更早開始使用「生蕃」來稱呼殺害琉球人的臺灣原住民,強烈主張出兵。 |
1872 | 35 | 工作 | 聽聞八瑤灣事件發生後就上京都,一直到事件結束,最早上京時就曾提出派探險隊到台灣蕃地之意見書,樺山時任鹿兒島分營長。 他向陸軍卿兼參議的西鄉隆盛報告,並到處奔走拜訪政府官員,提議派遣人員探查原住民居住地區,以及出兵臺灣興師問罪。 |
1872 | 35 | 日記 | 7月25日,在開頭部分寫下:「因為在臺灣生蕃之處數名琉球人慘遭殺害,為了向熊本鎮台司令長官桐野少將稟告,今天上午七時由鹿兒島分營出發。」 |
1872 | 35 | 日記 | 7月27日的日記中則有:「與田中中佐會面後具體陳報並協商臺灣生蕃人的殘殺事件」的敘述 |
1872 | 35 | 日記 | 8月9日的內容則提到:「上午五點前往濱町拜訪西鄉先生,一一陳報並討論臺灣生蕃殺害琉球人的事件。」 |
1872 | 35 | 日記 | 9月1日的日記寫道: 臺灣的東部蕃地屬於支那主權之外,各庄有統領主宰之。前些年美國人慘遭殺害、發動戰爭時,晝夜不間斷受到來自深林的攻擊。不得已只能撤兵,並簽定將來若是升上國旗,則互相不加害對方的條約。 |
1872 | 35 | 派任 | 10月接到太政官命令派遣前往清國、臺灣調查,然而政府出兵政策未定,未能出發 |
1873 | 36 | 派任 | 2月奉命到中國華北、華南、與台灣,進行出兵台灣前,對清國軍情、民情的偵查。 |
1873 | 36 | 出差 | 3月日本政府特命全權大臣副島種臣前往清國進行商議,一同隨行 |
1873 | 36 | 會議 | 5月,被派任為全權特使成員之一,奉派赴北京協助日本談判代表柳原前光、大久保利通。 |
1873 | 36 | 升官 | 晉升陸軍少將 |
1873 | 36 | 調查 | 8月23日與成富清風、未來台灣的台灣民政支部長-兒玉利國、城島謙藏等人從淡水登陸。 巡視淡水、雞籠、蘇澳之後,經由廈門前往臺灣南部的打狗(高雄)、臺灣府(台南)進行調查。 在台訪查途中,往往以百變造型微服出巡,其中以行腳僧及木炭商人是他最擅長偽裝的身份。傳聞為了瞭解臺灣的風俗民情,甚至變裝成和尚至龍山寺,不過這傳聞迄今已不可考。 |
1873 | 36 | 調查 | 原本赴臺考察的任務至8月底為止,但在中國停留的時間太長,加上中日雙方談判破裂,日本政府決定於10月出兵臺灣,攻打南部番地琅嶠十八社,以致錯過回日的時機。因此決定先以書面形式將考察情形向上級報告,並在臺灣等待征臺軍的前來。 |
1873 | 36 | 規劃 | 等待日本征臺軍赴臺的這段期間,考量此時曾留學清國的青年水野遵也在台灣西部進行臺灣西部的全面民情調查考察,於是與英國領事館員「彼特森」與墨西哥人「彼得羅」(Pedro)研究後。 認為日本對於臺灣西部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卻未調查過東部與番地,蘇澳是臺灣東北部接近番地的良港,有相當的發展潛力與重要性,也是通往東部的必經之地,值得前往調查,決定前往蘇澳,針對南澳番進行探險。選擇蘇澳及南澳作為調查地區,讓日本未來佔領臺灣番地前,握有當地情報。 |
1873 | 36 | 移動 | 9月5日,由淡水啟程,計劃至雞籠港停留三天,再搭船至噶瑪蘭(宜蘭)偵查。 |
1873 | 36 | 等待 | 9月8日,雞籠港停留三天後,再前往噶瑪蘭廳的烏石港停泊。原計劃當天抵達蘇澳,但因海象不佳僅能到烏石港,而且海象不良持續十來天,在等待的期間,前往噶瑪蘭部落、噶瑪蘭廳與利澤簡等地考察。然而等待使人焦慮,且由陸路赴蘇澳的計劃也不可行 |
1873 | 36 | 移動 | 9月22日,決定冒險乘小船至蘇澳,但天氣突然轉晴、海面趨於平穩,因此一行人當天下午順利到達蘇澳港,並拜訪南方澳的熟番部落。 |
1873 | 36 | 工作 | 9月23日,進入附近的番地,到距離蘇澳約三公里的白米甕熟番部落,在途中偶遇生番婦女並表現他們想見生番的想法,希望該生番婦女能從中斡旋。 後來在熟番部落中又見到一位另生番婦女,並請她在四日內代為邀請族人下山會面。當天樺山一行人留宿於白米甕,也得知此處有前幾年引起大南澳拓墾事件的日耳曼人美利士舊居遺址 |
1873 | 36 | 日記 | 9月23日,在熟番部落裡,仍有日耳曼人美利士的居住遺跡,他是從前開墾事業企劃的相關者,所以這裡至今仍存有歡迎外國人的習性。 我方原本計劃要前往東澳、南澳一帶視察,豈料反倒被對方捷足先登,我方乃斷然決定,不只是一社,而是要把噶瑪蘭淡水等處的熟蕃全部召集起來。一想到此,便彷彿要從事什麼大事業般地,精神為之一振,雖然這種作法將引發清國政府不平的情緒。 毫無疑問地,我方獲得侵入生蕃的良機,只要備妥充沛的金穀,根本不需要兵員,所謂以夷制夷、以毒攻毒,蓋非難事也。倘若此業能夠有所成就,不只是我方之僥倖,更是國家的福祉。臺島北部的經略若能如我等之意,再藉助日耳曼人美利士氏之遺風,我方將可從中獲取不少利益。 |
1873 | 36 | 買房 | 9月24日,計劃在蘇澳至南澳間設立臨時據點,南方澳熟番表示歡迎。但由於接近生番有危險,馬上進入南澳修建房屋,需要30人左右的護衛隊與7、80名工人,這不是輕而易舉之事,所以暫將南方澳熟番部落作為根據地,並委託熟番暗中進行建造房屋的工作 |
1873 | 36 | 採購 | 9月26日,一行人在蘇澳港看見一艘海盜船明目張膽進港,並販賣私鹽,樺山想購買這些鹽向生番示好,不料海盜發現日本人的存在,竟連夜逃出港不見蹤影,可知當時走私的猖獗。 |
1873 | 36 | 邀約 | 9月28日,已過了約定的四天,23日邀請生番婦女請族人下山會面的邀約,到了28日卻仍無消息,於是樺山便打算親自租船,由海路前往南澳親自拜訪生番。由海路前往的原因,是曾與熟番討論過經陸路的可能性不大,應是往南澳的路途崇山峻嶺難以行進所致。 |
1873 | 36 | 會議 | 9月29日,正當樺山一行人準備出發之時,接到生番已有二十多人下山來會面的消息,即使天氣不佳,樺山仍迅速前往會面地點。 樺山一行人原本想在熟番護衛下前去會面,但熟番態度突然產生變化,應是熟番頭目被清廷召去,受到一些阻撓,因而臨時決定先不會面。後來樺山發現生番早已下山等待會面,只是清廷從中作梗。 |
1873 | 36 | 拜訪 | 10月2日因無法求得熟番的護衛,樺山一行人只得僱用十名漢人,再帶一名熟番,由生番婦女帶領入山。雙方會面地點在白米甕熟番部落附近,更靠近深山的白米溪頭處,生番相當好客,雙方絲毫沒有隔閡,樺山贈送了一些禮物給生番,而生番們殺豬舉辦酒宴,一同痛飲直至日落。 這個由日本人、生番、熟番一起舉行的酒宴,在酒酣耳熱之際突然產生衝突,生、熟番雙方劍拔弩張,樺山一行人全然不知詳情,並受到熟番勸離以免危險。這時樺山出面調停,慢慢的化解了緊張氣氛,並唱起民謠使雙方和好如初,但此事件結束後,有一半的生番逃回山中,僅剩頭目以下八人。酒宴結束後已近深夜,樺山一行人與生番們在熟番部落留宿一晚。 |
1873 | 36 | 請客 | 10月3日,樺山邀請生、熟番至他們停泊在南方澳的船上進行款待,雖然樺山與南澳蕃的會面受到清廷阻礙,卻還是順利達成了。不過由於已經受到清廷注意,也連帶影響到熟番的生活,樺山決定佔領南澳的計劃暫緩。 |
1873 | 36 | 日記 | 對於開鑿山中通路以為交通大計一事,情勢看來好像不會太難,然而生蕃多數仍有懸疑之念,反而是頭目一點也不狐疑。身為日本人,即便只剩我一個,也決意開鑿,此股氣勢銳不可當。 |
1873 | 36 | 移動 | 10月6日,樺山一行人離開南方澳,16日回到淡水,花費了遠超過預計15天的43天,結束這趟探險。 |
1874 | 37 | 調查 | 3月9日與海軍省口譯員水野遵,也是未來的台灣的民政局長,再度從打狗登陸,在臺灣南部進行偵查,乘坐軍艦春日號到打狗(今高雄),先查看東港、枋寮、車城、社寮、大香坊、楓港諸地方後回打狗。接著北行到安平、台南,再乘轎以前後13天經過嘉義、彰化、中壢等地到達淡水。 |
1874 | 37 | 移動 | 5月時於北部獲悉日本遠征軍已於5月7日駛入台灣瑯嶠灣射寮港(車城港),因而立即從淡水乘轎,日夜兼行,八天八夜由艋舺趕回打狗再赴社寮,接著赴西鄉從道在車城外龜山設置的大本營(司令部), |
1874 | 37 | 會合 | 5月26日與進駐枋寮的西鄉從道都督會合,報告視察臺灣的心得。 |
1874 | 37 | 工作 | 參與牡丹之役,以陸軍少校的職位,與水野遵一起負責翻譯工作,並到社寮週邊的各個原住民部落進行招撫 |
1874 | 37 | 工作 | 作戰完成後,和敕使東久世通禧返國。 |
1875 | 38 | 升官 | 任陸軍省第二局長 |
1876 | 39 | 升官 | 任熊本鎮臺幕僚參謀長兼熊本衛戍司令官 |
1877 | 40 | 評價 | 西南戰爭爆發時,他適任熊本鎮台(師團)參謀長兼衛戌司令官,在熊本城和往日的長官,西鄉隆盛率領的武士集團展開激戰,讓老長官西鄉感嘆:『守將雖是谷干城,但因參謀長是樺山,熊本城才不容易攻陷。』戰役結束,改任禁衛幕僚參謀長等職,甚且以軍人之身兼任警視總監(首都警察局長)。 |
1878 | 41 | 升官 | 任近衛師團參謀長 |
1880 | 43 | 升官 | 出任大警視 |
1883 | 46 | 轉職 | 因同鄉人西鄉從道之請,改往海軍任職,並晉升為海軍大輔 |
1886 | 49 | 升官 | 晉升為海軍次官 |
1889 | 52 | 升官 | 九月首次入閣任山縣有朋內閣之海相 |
1890 | 53 | 升官 | 5月,繼西鄉從道之後轉任海軍大臣 |
1892 | 55 | 演講 | 發表蠻勇演説 由在野黨控制的議會,大幅刪減海軍造艦經費,受到刺激情緒失控的樺山海軍大臣竟在議會嘶喊:『你們說現在的政府是什麼藩閥政府、什麼不堪政府,保持國家安寧,保護四千萬國民的不就是這個政府嗎?』在預算會議上急呼:『反對刪減預算,就算要以大砲轟擊議會,也要讓預算通過。』造成議會秩序大亂 |
1892 | 55 | 稱號 | 蠻勇演說的骨牌效應,終致松方正義首相解散眾議院進行改選,後來更引發政府大幅介入選舉的醜聞,松方正義內閣辭職,他也離開軍職被編入預備役。日本軍隊逼政府下台不是稀罕事,但開第一個先例的是海軍而不是名聲在外的陸軍,樺山從此就被人稱為“蠻勇將軍” |
1892 | 55 | 冷宮 | 因演說的效應最終導致被解除了海軍大臣職務,改任樞密顧問官,並轉為預備役海軍中將。 |
1894 | 57 | 復職 | 7月17日, 日本大本營召開御前會議,決定準備對中國開戰。甲午戰爭爆發前,由於當時的海軍軍令部長佐賀藩出身中牟田倉之助認為日本海軍還沒有能夠主動挑戰北洋水師進行艦隊決戰的實力,只能防守,不能進攻,因此被撤換。 而樺山資紀主張把日本海軍力量集中,組成一支聯合艦隊,採取攻勢方針,消滅中國海軍力量,奪取制海權。得到明治天皇讚賞,特頒旨恢其為現役,成為海軍軍令部長,進入大本營 ,並作為大本營成員參與整個戰爭的指揮,而且不設軍令部次長,就樺山一人唱獨角戲。 |
1894 | 57 | 獲權 | 當時的海軍第一人海軍卿西鄉從道也是從陸軍轉行乾海軍的,是著名的甩手大掌柜,他認為他的任務就是從政府內給海軍要錢,對戰術戰略一概不問。樺山就這樣成了海軍的第一當家。 |
1894 | 57 | 組軍 | 7月20日,在佐世保完成了戰爭動員和部隊整編。他將原來的常備艦隊、西海艦隊和一些零散艦隻集結起來。組成了一支適合戰時體制的聯合艦隊,海軍中將伊東祐亨為聯合艦隊司令長官。這樣海軍大臣西鄉從道,軍令部長樺山資紀,加上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全是清一色薩摩藩出身,組成甲午戰爭戰的日本海軍三套馬車 。 |
1894 | 57 | 出戰 | 7月25日,甲午戰爭爆發: 日本聯合艦隊在朝鮮半島西海岸的豐島海面突然襲擊了北洋水師的濟遠、廣乙二艘執行護航任務的戰艦(見豐島海戰),並緊接著擊沉了中國租用的商船“高升號”,截獲了炮艦“操江”號,挑起中日甲午戰爭的全線爆發。由於輕而易舉地取得了戰鬥的勝利,日軍戰爭氣焰陡增。 |
1894 | 57 | 升官 | 曾擊沉北洋艦隊之「定遠」、「鎮遠」二巨艦,建立戰功,躍昇為海軍大將,敘伯爵,賜功二級,授金鵄勳章。 後被任命為海軍軍令部總長。 |
1894 | 57 | 八卦 | 雖是海軍軍令系統的首腦,但是法制化的戰時最高指揮機關-大本營中卻是以陸軍參謀總長計畫陸海軍大作戰,樺山自是抑鬱不樂 |
1894 | 57 | 突入 | 9月7日清日黃海海戰爆發時,為了進一步奪取黃海海域的制海權,樺山資紀下令聯合艦隊傾巢而出,率艦隊尋找北洋艦隊主力決戰。為了防備伊東祐亨猶豫不決放跑戰機,也為了顯示他的武士道精神,他化名參謀軍官,徵用日本郵船公司的一艘排水量2,900噸的客輪,戰前臨時改裝、只加裝了一門火炮、充代巡洋艦的“西京丸”督戰。 |
1894 | 57 | 評價 | 搭乘拼裝的武裝船舶西京丸在戰列之外監看戰鬥實況,期借此鼓舞士氣。但海戰之時陷入清軍艦艇包圍之中,樺山已有戰死覺悟,經千辛萬難才脫離重圍。 |
1894 | 57 | 遭遇 | 9月17日午後13時許,中日海軍各自的主力在黃海大東溝大鹿島附屬檔案的海面上遭遇。日本艦隊分本隊和游擊隊,採用縱隊戰術來對應北洋艦隊的衝擊橫隊。聯合艦隊本隊轉過北洋艦隊以後是一個右轉彎往北洋艦隊後面包抄了下去,可是最後面的“扶桑”、“比叡”和伴隨著“西京丸”的炮艦“赤城”被“來遠”、“致遠”和“廣甲”咬住了。 這時樺山資紀立即升旗發出旗語:“‘比叡’、‘赤城’危險”,召喚還沒有做完左轉彎的第一游擊隊前來救援。第一游擊隊做完左轉彎以後和做完了右轉彎的本隊相隔6000米對北洋艦隊形成了夾擊之勢,各自在三千米的距離上對北洋艦隻射擊。 坪井航三率最精銳的第一游擊隊四艘巡洋艦“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環擊北洋艦隊之背超勇、揚威兩艘弱艦,而樺山乘弱艦在本隊抵擋北洋主力艦隊之衝擊。 北洋艦隊“定遠”、“鎮遠”、“平遠”、“廣丙”等艦圍住並猛轟他乘坐的“西京丸”。“西京丸”前後共被12發炮彈擊中,其中包括305毫米炮彈4發,210毫米炮彈1發,150毫米炮彈2發,120毫米炮彈3發,但是由於北洋水師炮彈威力有限(北洋水師裝備的作戰彈頭有開花彈、實心穿甲彈、教練彈,開花彈里填充的還是傳統的黑火藥,且備戰不充分,攜彈量不充足),“西京丸”艦僅傷11人。 |
1894 | 57 | 強運 | “西京丸”是艘被海軍徵用的日本郵船公司的一艘排水量2,900噸的客輪,裝了一門炮就出海,結果這門炮還故障。 船上的人只能祈禱,就在下午14:40分、船上的樺山軍令部長已經發令撤出戰場的時候,平遠、廣丙和援兵中的魚雷艇“福龍號”又沖了上來。 樺山也咬了咬牙:“拼了”,下令轉過頭來,用臨時加裝的沖角去撞只有115噸的小魚雷艇“福龍”號。 “福龍”號魚雷艇(艇長蔡廷乾)乘機高速逼近“西京丸”號,連發兩枚魚雷,但均未命中。 “福龍”號右轉後,已抵近到“西京丸”左舷艦艏僅40米處,於是發射了第3枚魚雷,由於距離太近,“西京丸”號已無法規避。樺山資紀此刻正好在艦橋上觀戰,見此情景嚇得目瞪口呆,“以為我事已畢”。 但“福龍”號所發射的魚雷竟從“西京丸”號艦體下通過,從右舷逸出,未觸發(正因為發射距離過近,魚雷發射後未及上浮就已經從西京丸船體下邊擦底而過;另分析可能是原廠魚雷的水中攻擊深度調節有誤,讓吃水較淺的西京丸僥倖逃脫),樺山資紀僥倖逃脫,慌忙退出戰場。 |
1894 | 57 | 評價 | 雖樺山勇氣有過人之處,現場實戰部隊之『浪速』艦長東鄉平八郎毫不留情指出樺山改裝西京丸督戰的舉動阻撓艦隊整體作戰,讓軍艦多次停止射擊,暴露在清廷船艦攻擊之下。惟此役日方軍艦終於因速射砲發揮威力,取得勝利。 |
1895 | 58 | 升官 | 清朝、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戰後以功晉大將,賜子爵。樺山在兩國講和期間代表海軍強硬主張無論如何要取得台灣、澎湖。 |
1895 | 58 | 交友 | 4月,在廣島大本營處,接見伊澤修二並獲得台灣教育應採行措施的進言,後力邀伊澤修二來台灣從事教育開拓工作 |
1895 | 58 | 升官 | 5月10日被任命為台灣總督兼陸海軍務司令官。幾乎當時日本所有的海軍艦艇都納入他的指揮 |
1895 | 58 | 出兵 | 5月23日帶領的部隊包括陸軍總兵員達一萬五千餘人,海軍艦隊大小艦艇二百三十三艘。 |
1895 | 58 | 移動 | 5月28日率領總督府的官員及水野公使,島田外務書記官,乘日輪「橫濱丸」,與能久親王北白川宮率領由遼東半島前來的近衛師團,在琉球中城灣會合前來臺灣交接 |
1895 | 58 | 偷跑 | 5月29日抵基隆外海,交接前,已發兵在三貂角之澳底、鹽寮一帶登陸 |
1895 | 58 | 簽約 | 6月2日,在橫濱丸船上在基隆外海會見清廷代表李鴻章之子李經方,其帶著盧永銘、陶大鈞、馬建忠等人舉行交割儀式,完成無移交目錄的領土暨公有財產的移交,開日本統治台灣的端緒。 清國將擁有的臺灣全島及其附屬諸島及澎湖列島永遠割讓與日本國。即在英國格林威治東經一百十九度起至一百二十度止,及北緯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止之間諸島嶼的主權。並交與在府廳縣之城壘軍庫及官業,概讓日本。 |
1895 | 58 | 攻擊 | 6月3日佔領基隆 |
1895 | 58 | 搬家 | 6月5日,將艦上的臨時總督府遷至基隆的稅關(海關衙門)內(現今的復興館) |
1895 | 58 | 攻擊 | 6月7日佔領臺北 |
1895 | 58 | 攻擊 | 6月9日佔領滬尾 |
1895 | 58 | 規劃 | 6月14日,籌劃將清朝時期臺灣省巡撫衙門(原址位於今台北市中山堂左側,現已拆除)改為臺灣總督府 |
1895 | 58 | 儀式 | 6月17日,在數百名文武官員、英國德國領事及臺灣士紳80餘名觀禮下,舉行始政大典和就職典禮,稱為「總督府始政式」 |
1895 | 58 | 找房 | 初住在西門附近的西學堂,也就是現在的婦聯總會 |
1895 | 58 | 立法 | 起初制定統治台灣的法令-台灣總督府條例,因為準備設立海軍局、陸軍局,違反伊藤博文首相僅設立軍事部的訓令不同,內閣也毫不留情的將此法令打了回票。故初期統治台灣的組織編制,是遵照他本人核定的台灣總督府暫行條例 |
1895 | 58 | 宣告 | 自7月18日起,因臺灣之反抗不斷,日本政府宣示臺灣暫行軍政。 樺山總督在臺期間之主要任務,為平定各的武装反抗,及規畫在臺灣的統治 |
1895 | 58 | 集結 | 8月6日,改為軍事組織這種鎮壓抗日軍為主的軍事機構,日本再增派近衛師團長能久親王的同父異母弟伏見宮貞愛親王所率領的第四混成旅團以及乃木希典所率領的第二師團來台灣,並增設南進軍司令部 |
1895 | 58 | 傳聞 | 迎戰日軍媽祖沒允杯筊,歸順日本則允杯筊,所以北港居民及鄰近鄉鎮街民皆依北港媽指示,沒人出面組義勇軍抗日。日軍親王率軍自朴子來到北港時,郊商及地方人士皆在今觀光大橋橋頭溪旁,舉白布條,上書「大日本帝國善良民歸順」旗幟多面,迎接日軍入北港街。 |
1895 | 58 | 書信 | 8月20日發送勸降書。 與劉永福留下著名的樺山資紀與劉永福往來書函;〈樺山資紀勸降書〉與〈劉永福致樺山資紀之覆書〉。 |
1895 | 58 | 宣言 | 8月26日發布的〈生蕃綏撫訓示〉,強調「若使生蕃視我為本島人、支那人時,我本島之拓殖之業,必遭莫大障礙。故本總督專以「綏撫」為主,欲於後日收其效果 |
1895 | 58 | 平定 | 10月21日完成台灣全島形式上的平定。但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亦因之死於台南。 |
1895 | 58 | 鐵路 | 在陸軍局下成立了「臨時台灣鐵道隊」,使其負責改良清代的原有鐵道和籌劃縱貫鐵路的興建。 請鐵路技師小山保政調查臺北到基隆之間的鐵路,這才發現多處缺乏維護,不是枕木歪斜就是鐵軌脫節,可說是狀況百出 |
1895 | 58 | 語言 | 拍板定案建設縱貫鐵路和基隆港的計畫,廣設公學校教育百姓也是他做的重大決策,樺山資紀還非常重視語言溝通,據說樺山資紀能通台語,早年曾經喬裝成和尚到龍山寺,私下了解台灣民情,或許這個傳說不易證實,但是他推動日本人學習台語卻是不爭的事實,他領台的第一年裡就出版了七本台語教材 |
1896 | 59 | 工作 | 1月起廢軍政,實施地方官制,廢臺灣、臺南二縣,改設民政支部,下設出張所;旋又恢復三縣一廳制;另總督府設評議會,為總督之諮詢機構;法院採三級三審制。平地增辦郵電醫院學校,山地則增設撫墾署,並廢止食鹽專賣,實施公制度量衡,開闢神戶至基隆之定期航線。硬性規定臺灣住民於明治三十年(1897)五月八日前未西渡回國者,一律編入日本國籍,且需斷辮髮,禁纏足及吸食鴉片。 |
1896 | 59 | 工作 | 3月31日(明治29年),經10個月的全島軍事討伐後,臺灣總督府條例及民政局官制公布。除了軍事鎮壓外,總督府也從事建立行政組織、創立司法制度、教育制度、醫療制度、監獄制度以及防止傳染病、確立吸食鴉片的處理措施等。 |
1896 | 59 | 八卦 | 日本中央準備設拓殖務省,以監督台灣、北海道、沖繩各項政務,該省大臣竟是原來來台灣指揮攻打台灣南部反抗軍的台灣副總督也是原南進軍司令官高島鞆之助,原來的部下成了上司,高傲的樺山資紀心中的感受不難想像。加上在1896年元旦總督府所在地的台北城被反抗軍包圍的屈辱,難免他應該也有深沉的挫折感吧 |
1896 | 59 | 工作 | 頒佈文告,要求日軍對於暫時借用的寺廟必須加以保護不得破壞,並且應該迅速恢復舊貌 |
1896 | 59 | 回鄉 | 回國和中央進行有關統治台灣政策上的交涉,進展亦也不如預期,以後即滯留東京未再回任地 |
1896 | 59 | 工作 | 4月1日,臺灣廢除軍政,復歸民政,同時以「關於施行於臺灣之法令的法律」 (即「六三法」)確立臺灣總督的委任立法制,並依此設置臺灣總督府評議會,5月,總督府以律令第1號公布「臺灣總督府法院條例」,臺灣法院分設地方法院、覆審法院、高等法院三級制,建立臺灣的司法制度。 軍政接管轉移為民政政治,臺灣實行台北縣、台中縣、台南縣及澎湖島廳之三縣一廳制。司法事務由臨時軍事法庭,改由地方法院、覆審法院、高等法院的司法三院制度。 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制公布同時,於全島三縣一廳內設立撫墾署,掌管原住民事務 |
1896 | 59 | 工作 | 5月23日,開設叭哩沙、大科嵌、五指山、南莊、大湖、東勢角、林圮埔、埔裏社、蕃薯寮、恆春、臺東11個撫墾署 |
1896 | 59 | 用人 | 台灣總督任內特別喜歡用鹿兒島同鄉擔任總督府官員。 |
1896 | 59 | 評價 | 樺山時代的總督府人事課長木下新三郎就曾經感歎:日治初期,來台灣的大多是在日本國內不得志的人,總督府下沒有幾個能幹的。鹿兒島人尤其佔據主要職位,只要是鹿兒島人,樺山都會予以錄用。 |
1896 | 59 | 轉職 | 6月卸任台灣總督後,出任日本樞密顧問官。 |
1898 | 61 | 轉職 | 9月松方正義、大隈重信聯合組織內閣時,他受邀入閣任內務大臣,出任第2次山縣有朋內閣文部大臣 |
1898 | 61 | 工作 | 11月,山縣有朋內閣時期擔任文部大臣,順應東京帝大的要求,初步和內務省、台灣總督府展開在今日溪頭設立東京帝大演習林的交涉 |
1900 | 63 | 離職 | 卸任第2次山縣有朋內閣文部大臣 |
1904 | 67 | 轉職 | 出任日本樞密顧問官 |
1905 | 68 | 轉職 | 預備役 |
1905 | 68 | 成果 | 上任初期推動日本人學習台語,到10年後的1905,台灣將近十分之一的日本人也已經能說台語 |
1910 | 73 | 退休 | 退役 |
1913 | 76 | 轉職 | 出任日本教育調查局總裁 |
1916 | 79 | 旅行 | 總督府舉行台灣始政20週年紀念會時,曾邀請樺山資紀來台灣,距離他第一次來台灣進行調查已過四十年。同行人員有1895 年3月率混成支隊攻下澎湖島的比志島義輝中將,及1895年4月到廣島大本營處向樺山資紀進言台灣教育應採行措施,經樺山力邀來台灣從事教育開拓工作的伊澤修二,以及曾向樺山資紀進言應要求清廷割讓台灣的中村純九郎。他們參拜了台灣神社奉獻太刀,植紀念樹、赴陸軍墓地祭拜、訪問總督府,接著赴台南參拜能久親王遺跡所,接著到台中參拜台中神社,祭拜此處陸軍墓地,又再回台北參加芝山巖為殉難學務官員、死亡教育人員舉行的臨時祭典。九天的旅程讓他非常愉快而又滿足。 |
1922 | 85 | 逝世 | 晚年為腦溢血後遺症困擾,並在1922年2月8日因春寒罹流行性感冒病逝,隨後被葬於位在東京都豐島區駒込的染井靈園。 據其獨生子樺山愛輔回憶道:在晚年的樺山資紀絕口不提幕末維新時期的任何功績,反而感嘆明治維新前後那些了不起的人物早早的就死了,包括自己留下來的都只是渣滓而已。應該也是本人對維新後成立的新政府各種怪現象的一種感懷。他的子孫都曾長期留學美國一流學府,對日本國際交流上卓有貢獻。其孫女白洲正子是日本有名的隨筆作家,嫁給出身英國劍橋大學的白洲次郎,此人在二次大戰結束後,擔任終戰聯絡中央事務局參與及次長職務,以曾當面斥責佔領日本的聯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側近人士而知名,原因是白洲次郎認為他們對天皇所送禮物在處理時態度不夠慎重有失禮數。戰敗國官員有此風骨,迄今仍為日本人所津津樂道 |
1925 | - | 立碑 | 蘇澳郡守藤崎濟之助曾為當年才35歲的樺山拜訪蘇澳此事立了紀念碑,碑文由當時的台北州知事高田富藏撰寫。 |
1936 | - | 出書 | 後人於1936正式出版『台灣記事』,書中為當年樺山35歲時,隨日本軍隊從台灣南部回到長崎的行動完整紀錄,此紀錄以『台灣記事』命名,由。書中對臺灣原住民的印象為何?最大的特徵便是「化外之地」的看法。從未曾造訪過臺灣、對於臺灣一無所知,到長時間實地探查臺灣之後有所了解,樺山資紀對於臺灣乃「化外之地」的印象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 |
這次整理完後,對於大南澳開墾事件的德國人美利士有點興趣,有空會整理一下,應該吧..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8%BA%E5%B1%B1%E8%B3%87%E7%B4%80
縱觀鐵路原來如此 https://digitalarchives.tw/Exhibition/2364/1.html
台灣回憶探險團 https://www.twmemory.org/?p=1963
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697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5/353
台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article?u=016_002_0000300692
紅毛港文化故事 https://hongmaogang.khcc.gov.tw/Phone.aspx?ID=$0109&IDK=2&EXEC=D&DATA=1048
百科知識 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6%A8%BA%E5%B1%B1%E8%B3%87%E7%B4%80
維基文庫 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t/%E6%A8%BA%E5%B1%B1%E8%B3%87%E7%B4%80%E8%88%87%E5%8A%89%E6%B0%B8%E7%A6%8F%E5%BE%80%E4%BE%86%E6%9B%B8%E5%87%BD
華視 https://news.cts.com.tw/cts/life/201004/201004260458938.html
原住民族文獻 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195
換日線 https://crossing.cw.com.tw/index.php/article/9424
單騎勇者棒球狂 瘋狂傳奇編輯人 人間自轉車的基地 https://matsuni.pixnet.net/blog/post/42424852
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data.yunlin-memory.cool/data/Intangible/5319
想想論壇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7384
:0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