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是中國古代傳統的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標誌著地球公轉的一個特殊時刻,同時也代表著自然界的變化。從立春開始,到大寒結束,這二十四個時刻描繪出一個完整的自然循環,反映了四季變化的規律。
春季
節氣 |
時間區間 |
描述 |
立春 |
2月3日-2月5日 |
雁北鄉,萬物伏藏,至此而春耳。 |
雨水 |
2月18日-2月20日 |
驚蟄,雨水增多,氣候漸溫,陽光漸長。 |
驚蛰 |
3月5日-3月7日 |
蟄蟲始振,雷聲始蕩,陽氣漸長,萬物始生。 |
春分 |
3月20日-3月22日 |
春分,日夜平分,此後陽氣逐漸增長,進入春季。 |
清明 |
4月4日-4月6日 |
清明,寒食節,氣温逐漸升高,草木繁茂,萬物复蘇。 |
谷雨 |
4月19日-4月21日 |
谷雨,降雨增多,田野生機勃勃,各種作物開始生長。 |
夏季
節氣 |
時間區間 |
描述 |
立夏 |
5月5日前後 |
意味著夏天開始了,氣溫逐漸升高,農作物的生長進入快速發展期。 |
小滿 |
5月20日前後 |
夏季炎熱,農作物生長快速,禾稼已滿而小而飽滿,故名小滿。 |
芒種 |
6月5日前後 |
芒種表示麥子的穗已經長出來,開始結穗,是插秧和移植的時節。 |
夏至 |
6月21日前後 |
夏至為一年中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日子,意味著夏天進入到最熱的時期。 |
小暑 |
7月7日前後 |
小暑表示氣溫已經很熱了,此時氣候炎熱潮濕,人們開始感到煩躁不安。 |
大暑 |
7月22日前後 |
大暑為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此時天氣炎熱,人們要注意防暑降溫,保持身體健康。 |
秋季
節氣 |
時間區間 |
描述 |
立秋 |
8月7日前後 |
意味著夏季即將結束,氣溫開始下降,農作物也進入成熟期。 |
處暑 |
8月23日前後 |
處暑表示氣溫開始下降,但依然很熱,是進行防暑降溫措施的關鍵時期。 |
白露 |
9月7日前後 |
白露表示天氣變涼,露水開始出現,是收穫的季節,也是開始進行蓄冬備寒的時期。 |
秋分 |
9月23日前後 |
秋分為一年中昼夜幾乎相等的時刻,意味著秋季正式到來,氣溫逐漸下降。 |
寒露 |
10月8日前後 |
寒露表示天氣漸冷,露水開始凝結成冰,是進行防寒保暖的重要時期。 |
霜降 |
10月23日前後 |
霜降表示氣溫進一步下降,開始出現霜冰,是進行收割和儲藏農作物的重要時期。 |
冬季
節氣 |
時間區間 |
描述 |
立冬 |
11月7日前後 |
表示進入嚴冬,氣溫急劇下降,開始需要更多的保暖措施。 |
小雪 |
11月22日前後 |
小雪表示天氣更加寒冷,開始降雪,需要更多的準備來應對寒冷天氣。 |
大雪 |
12月7日前後 |
大雪表示進入嚴冬,氣溫極低,降雪量大,需要加強保暖和應對冰雪天氣。 |
冬至 |
12月21日前後 |
冬至是一年中日照最短的日子,代表著冬天的開始,氣溫最低,是需要加強保暖的時期。 |
小寒 |
1月5日前後 |
小寒表示氣溫更加嚴寒,並且開始出現寒潮,需要加強防寒保暖。 |
大寒 |
1月20日前後 |
大寒表示一年中最冷的時期,氣溫極低,需要加強防寒保暖,注意保暖措施的安全性。 |
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你的回饋